建筑学院

教学 | 《空间与建构》课程单元回顾——DNA
信息来源:建筑学院公众号     发布人:高明伟    发布时间:2021-04-21 10:41:57    浏览:次    【

 

Part 01

DNA方案回顾----选拔当日3.15

 

在各式各样(群魔乱舞)的方案堆中

出现了这样一个模型:

 

它极致简洁

没有一根多余的线条

(问就是生活费已经被木棒榨干了)

 

它优雅美丽

用直线做出了近似曲面的效果

(把666打在公屏上)

 

就这样,陈韩伟同学携他的《DNA》方案高票出线,凭借“简洁不简单”的特点成为赛季黑马,十二人施工小队原地成团,“陈工团队”开始向“成功”的目标进发!

 

(初期方案)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我们在老师们的建议下对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化,分工到组地解决了屋顶墙面美化、座椅展板设计、地基排布和灯光效果等等问题。

 

深化方案的过程充满痛苦却也不乏惊喜。痛苦主要来源于原方案的简洁,其他功能的添加似乎都会削弱该特色的表现,而该方案又不能不服务于功能。另一个痛苦源泉是略显空虚的屋顶和墙面,原方案的结构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如何顺应这种规律、把握简洁与充实的平衡成了一大难题。但是,“陈工团队”当然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打倒,每次讨论得到的新思路、新方法常常让所有成员惊喜不已。

 

(深化方案)

 

最终的方案在形制和结构上基本继承了陈韩伟同学最初的设计逻辑,修改的方面主要有:排列间距和座椅的调整使方案更加符合人体尺度;一侧开门与隔壁方案形成良好互动;采用钢索进行海报悬挂展示以最小程度影响造型;屋顶和侧墙拉绳对空间起到一定的围合作用;感应式灯带将互动性和趣味性效果拉满,使人们更愿意在其中穿行感受。而在施工方面,结构上肉眼可见的简单让我们的心情十分轻松(年少无知),确定下以两品为一个单位、先拼再立的步骤后,我们便开始期待木材的到来。

 

在方案名称的选取上,我们也将简洁的风格一以贯之,提取曲面元素征集名称投票,最终“DNA”击败了“弯的否”(谐音梗out),正式成为我们的方案名称。

 

Part 02

DNA施工状况----3.29~4.2

 

基于《DNA》的重复单元结构和较为简单的连接方式,前期我们对施工的态度十分乐观,学习了基本的工具操作方法后,大家对建造的热情高涨。

 

深圳的春天温度宜人,这让工地上的我们感到十分幸运,除了凉爽的春风时不时卷来一脸的木屑和沙尘,一切都那么美好。

 

按计划,我们的工作主要以流水线作业的形式进行,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重复的任务,以求高效(节约用脑)。第一天,我们就高效完成了几乎全部木料的挑拣、归类、画线和切割。接下来的几天,进度有所放缓。主要是因为流水线小工们缺乏实时跟进的行动指挥,有时有工可打的只有几位同学,其他的小工只能在喵瞄亭待业而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不如啃西瓜)。

 

 

 

施工到中期,建造之外的工作也在推进中。利用下工的时间,画图工人们绘制技术图纸、设计效果图;电路工人们焊接电路、测试灯光;铭牌工人设计logo、制作人物形象;摄影记录工人整理影像素材、编写施工日志。

 

 

 

尽管施工过程不尽如人意,木材的质量参差不齐、随时出现的偶然误差让我们充分意识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后期时间安排更是出现了种种问题(最后屋顶和侧墙的拉绳还是没能实现,灯光安装超出了工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所有成员都收获颇丰。相比一个星期前,我们都多了一份实干的经验与精神。

 

 

Part 03

DNA组员感想&吐槽大会

@陈韩伟

        在本次建造过程中我有幸担任组长的职位,也学到了许多。从中期方案到深化方案,从图纸到具体施工,我充分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和明确分工的重要性。在前期的准备阶段大家都能提出很好的意见,但在建造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许多难以把控的问题,如木材质量不过关、两批木材规格不同、灯光铺设。这次建造是遇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我们将模型图纸变成现实。我们体验了建造的全流程,在今后的学习中思考问题会更加全面。

▼▼▼▼▼

@高元杰

        很喜欢团队目标一致同心协力的氛围,明确的分工和默契的配合让我倍受鼓舞。在设计与建造任务中,团队逐渐发现原方案在一些细节处是有欠考虑的,紧凑的工期也让人颇感压力,经过磨合、研讨与学习,我们把漏洞逐一解决,让结构尽量简化,处置误差、缩紧工期,最终高效地完成了建造。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在团队合作、施工技巧和对结构的理解上都进步不少,这是最有获得感的。十分期待能再次充分地参与到未来的团队工作中。

▼▼▼▼▼

(陈工团队)

@梁韵亭

        这一个星期的建造真的真的痛并快乐着,除了被风吹得越来越高的发际线,糊了一身的木屑,被晒得越来越黑的牛奶肌,别的都挺好的。陈工团队真的创造力max,大家一起搬木头、打钉子、钻孔超级快乐,看着我们的崽崽从一堆乱七八糟的木头渐渐成形,并且终于站直了,带娃真的挺不容易的。还要谢谢本场的mvp谭老师和张广师傅,还有一直陪着我们的宋老师和钟老师!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焦虑与不安的,害怕到达工期了还没法完成,担心尺寸不对,担心好多好多的事情,还有很多设计时想不到的意外。但是都过去了,它像是我走出象牙塔的一场冒险,最后用我最爱的迪士尼的一句经典台词作为结尾“Venture outside your comfort zone. The rewards are worth it

▼▼▼▼▼

@赵馨语

      在这次建造任务中充分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魅力!组员们一起在工地挥洒汗水(快乐地吃西瓜),在各自负责的部分认真工作、大显身手,方案每一处无不凝聚着大家的心血。最终看到《DNA》落地成型,还有漂亮的图纸和充满纪念意义的过程视频,心情真的十分激动。

▼▼▼▼▼

@毛秋驰

        我们和隔壁详尽的保姆式说明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是无明确施工步骤、无明确分工、无明确进度安排的三无团队[旺柴]但我们居然基本在工期内完工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陈工与我们同在!——虽然最后完成了,但因为分工的不明确经常会出现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情况,每日的任务安排和分工情况还是必要的。

▼▼▼▼▼

(来巡逻的猫监工)

@黄珅萍

    这次建造让我完整的体验了一次方案从图纸变为实体的过程,学到了很多以前画图和做模型get不到的知识。无论是打钉子、切料、安灯这些有很多小细节需要考虑的小事,还是调整方案、考虑施工顺序、思考建筑师的职能这些大方向的东西,都让我有了许多收获,能更加深入地思考学这个专业的意义是什么。

▼▼▼▼▼

@杨咏歆

    非常开心能够参与这次任务。对于我来说,这次任务最大的挑战就是我所负责的灯光部分。起初真的是毫无头绪,因为确实对接线和电学规则等等问题一点都不了解,好在有同样负责灯光的同学一起从头学习,也非常感谢组员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总之是非常开心的一次任务啦。

▼▼▼▼▼

@邱伊倩

    说来惭愧,费脑子的事情都交给上头,我只是个乐呵呵的搬砖打工仔和画图人。很高兴加入陈工团队,在搭建“DNA”的过程中大家都付出了时间和汗水,在辛苦的工地生活中感受到了劳动与集体合作的欢乐。

▼▼▼▼▼

(工地标配----盒饭)

@赵子恒

        第一天那么多烂木头确实挺让人着急的,即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有裂痕的木头都收集起来也不够建造的。所幸过了两天便来了一批新木头。虽然那几天突然出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既有趣又充满成就感的。不得不说,师傅的手艺真绝,上脚手架真爽。最后建成的那天,当你看到一个1:10的模型变成了1:1的大家伙,这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敲钉子不要用手扶着)

▼▼▼▼▼

@邹盛至

        别小看那脚手架,在下面看着没事,上去后却感觉一阵风都能把自己吹倒,每一次蹲下拿工具更是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折磨,在地面上灵活使用的锤子也完全挥不出力。(正所谓脚手架上唯唯诺诺,脚手架下重拳出击)

▼▼▼▼▼

@韩熙圆

        年少不知师傅香,错把辛苦当努力/doge/

▼▼▼▼▼

@陈佳暄

        没被没抓紧的锤子砸死之前,就可能被8栋的掉下来的晾衣杆砸死。

        希望螺钉永远能挺直腰杆做一个好钉子。

        不小心放了杯奶茶在风口,过会儿去看,不知道的以为点了杯燕麦(木屑)奶茶。

D N A

DNA小组组长:陈韩伟

DNA小组成员:高元杰、邹盛至、韩熙圆、赵馨语、梁韵亭、毛秋驰、赵子恒、黄珅萍、陈佳暄、邱伊倩、杨咏歆

 

指导老师:戴冬晖、张力智、宋科、谭有恒、钟梦蕾

资金支持:课程建设经费

木工指导:张广(西早工坊)

 

另外感谢深圳大学城管理办公室、明喆物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教务处、资产管理处

对本建造课程的支持。

 

/ 赵馨语

/ 赵馨语、倪萌、梁韵亭

排版 / 赵馨语

 

想获取更多资讯吗?

想与我们有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吗?

快来关注“HITSZ建筑学院”“HITSZ建微知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你来!

 

】【打印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 
上一篇喜报|我院张力智老师获第二届全国建筑... 下一篇回顾 | 建筑学院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展参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