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

建筑构思与物质现实密不可分 ——基础训练与递进式设计双主线教学方案及实践(上)
信息来源:     发布人:林梦蝶    发布时间:2020-04-20 16:14:37    浏览:次    【

(图/文 王墨晗 虞刚)哈工大(深圳)建筑学院201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在校本部的支持下开始课程建设。本文介绍的二年级设计课程一方面承袭了布扎(Beaux-Art)传统,另一方面在新工科的大背景对开发工科强校建筑学的理性教学特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校内导师:虞刚 王墨晗 卢添添

校外导师:李博 邹可




课程背景

建筑是复杂的,它具有多面性。

建筑集人文、科学技术和艺术学科的知识于大成,却特立独行地通过对实体结构的设计将这些复杂的知识表达出来[1]。2000多年前,维特鲁威就将表达建筑复杂性的使命赋予建筑师,至今这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类本科二年级的设计课程中,我们试图将基础训练与难度递进的设计内容相结合,通过双主线的教学方案将建筑的复杂性和建造的重要性展示给学生。


教学设计及其内涵线索

本次教学设计分为如图1所示的四个单元,每个单元(7周+1成果表达周)都由基础训练和建筑设计两个部分组成。

基础训练以案例学习的方式展开,为期1-2周。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几个面向,即场地与功能、结构与构造、材料与表皮、策划与空间。

紧随基础训练的是建筑设计,为期5-6周,期间安排1-2次讲座统一教授设计方法,其余时间进行分组设计。建筑设计的内容与基础训练对应,例如在场地与功能的训练之后安排城中住宅的设计,在结构与构造的训练之后安排游客中心的设计,以此类推。

在这一模式下,每一个单元都在上一个单元的基础上叠加训练内容和设计难度,从而形成了一套递进式的教学方案[2]。这是一种以螺旋上升的课程安排,前一单元的训练内容会在后一单元中得到重复的练习和强化[3]


图1 教学方案的整体架构


案例学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创办的佛罗伦萨绘画学院,学习先例从此成为训练艺术家的正统方式。

后来,案例学习在巴黎美术学院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沿袭与规范,形成了一套基于秩序的艺术语言体系。

然而,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向巴黎美术学院的布扎体系提出了挑战,对建筑材料进行艺术处理难以满足当时快速建造的需求,而利用材料自身的特性进行建造的呼声日益高涨。以材料建造为核心的建筑学训练,在包豪斯时代达到了顶点。在这场具有转折点意义的设计思想革命中,对于材料本体性与组织方式的研究和实践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大行其道。

本次教学实践将大二学年的设计任务建立在基础训练之上,以案例学习和材料训练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基本功。在案例学习中我们引导学生去关注功能,而不是模仿风格。在材料训练中我们引导学生认识材料的本体性,并教授他们利用材料特性进行结构、构造以及建造的方法。藉此,我们希望将建筑的创造性与建造性作为同等重要的主体展示给学生。


 教学实践

2019年的秋季学期,我们实践了前两个设计单元的教学。在此需要明确,二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建筑设计基础的学习后首次开始尝试建筑设计。

首先,在基础训练这条主线上,我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前一单元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再进入下一个单元的训练,新旧内容将同时在建筑设计部分反复强化。在递进式设计这条主线上,我们不断地扩大项目规模(从300㎡到4000㎡不等)、增加功能的复杂程度(从私人功能到公共功能)和场地设计的难度(从平地到滨水到坡地)。在每一个单元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向学生强调设计过程的重要性,让学生重点关注他们是如何发现并且解决问题的。


设计单元一:城中住宅——场地与功能

设计单元一由“场地与功能”的基础训练和“城中住宅”设计组成,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基于人体尺度理解私人空间的功能和布局,认识场地与界面、空间与功能、流线与出入口、尺度与感知、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初步体验一个完整的小型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

(1)基础训练 

“场地与功能”训练的目的是教授学生认识基地及其周边环境的方法,分为草图和模型两个任务,共20学时(包括评图4学时)。首先,教师给定意大利建筑师Asnago & Vender的集合住宅作品10个,包括详细的基地现状和平立剖面图纸[4]

22名学生2-3人一组,每组选择一个作品进行案例复写。我们要求学生在2天的时间内快速而大量地勾画案例草图,主要在草图中反映建筑之于城市中的体量、轮廓和比例,建筑入口和街道的关系以及建筑内平面的排布方式。然后要求学生在复写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改写,对内部的房间进行加密。这一步骤有利于引导后续的建筑设计——城中住宅(以深圳城中村为背景的高密度居住形式)(图2)。

案例学习的第二个任务是模型制作,每组同学以1:250和1:50两种比例的实体模型呈现案例周边的街区和建筑单体的立面(内部用泡沫填充,不做空间)(图3)。

这个任务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建筑的体量与开窗对外部空间的影响,深刻体会住宅建筑在城市和街道中的姿态、社会属性及其与公众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们理解“平凡的建筑”之美。然后我们要求每组学生任选3个案例进行立面改造,以1:50的模型呈现。在两个任务完成后,我们进行了基础训练的评图。评图的成果是每组16张A2的书面分析与房间改写,和5个实体模型。


图2 基础训练:复写与改写



图3 基础训练:街区模型与建筑模型


(2)建筑设计 

我们将第一个单元的设计对象锁定在住宅这一建筑类型,一方面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方案设计,我们希望从他们熟悉且较为单一的功能出发;另一方面我们将基地选在深圳的城中村里,希望他们能够在无名环境中熟悉建筑设计的过程。

这一部分的教学目的是:基于对“场地与功能”的理论认识,让学生通过实地勘察的方式理解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居住建筑的需求,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城中村场地的高密度特征,从外至内地建立空间组织逻辑。待建地块在平山村内部且紧邻宗祠,任务书要求在300-500㎡,限高15m的小型集合住宅中尽量多地容纳居民,并满足他们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在方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要求学生保持快速徒手绘图的习惯,并在各个阶段的评图中要求他们呈现过程图纸和推敲草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生因成果而绘图,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此外,我们在课程中穿插与模型摄影和图纸绘制相关的小型讲座,目的是让他们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自由的发挥。

最终,我们要求每位学生设计的单体建筑放置在1:500及1:200的场地模型中参加评图(图4)。



图4 学生作业


设计单元二:游客中心——结构与构造

设计单元二由“结构与构造”的基础训练和“游客中心”设计组成,教学目标是理解在建筑设计中结构对空间组织和空间布局的影响,掌握通过结构组织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理解构造与设计之间密切的关系,掌握以设计为出发点的基本构造原理,理解公共建筑空间的组织和分配,强化对场地与功能的分析和认识。

(1)基础训练

 建筑结构描述了建造与空间秩序的互动,是创造建筑空间的首要系统[5]。“结构”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静态结构对空间的影响,分为静力学分析和模型制作两个任务,共12学时(包括评图4学时)。

首先,教师给定前苏联公共汽车站案例29个[6],并将其按照结构组织方式分为13类,例如悬挑板、墙板结合、梁柱结合、连续拱、悬挂等。选择公共汽车站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是因为它们具有明确而简单的形式,空间的功能相对单一且与外部环境的界限清晰,这有利于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结构与空间的互动关系。32名学生2人一组,每组选择一个作品进行受力分析,并深度阐释结构对空间的限定或塑造作用。

在模型任务中,我们要求学生自由选择材料,手工制作1:10或1:20的大比例结构模型(图5、图6)。模型需完全还原真实案例的受力情况。在基础训练的评图现场要求学生对模型施加拉、压、弯、剪、扭等力的作用,并分析结构的受力薄弱点。


图5 结构模型-悬挂类


图6 结构模型-屋架板类

(2)建筑设计 

本单元设计的建筑是游客中心,选址在深圳市野生动物园前广场。在题目设置时,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增加了“场地与功能”方面的难度,回顾并夯实了单元一训练过的内容。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操作:1)建筑规模大于单元一的设定;2)单元一的设计对象为功能单一的住宅建筑,而本单元设计的是公共建筑,增加了流线组织的复杂性;3)单元一中的场地条件限制较多,方案自由度较小,而本单元的场地几乎无限制,无形中提升了场地设计的难度。此外,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游客中心这一展示性较强的建筑类型,让学生们体会到建筑结构与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并且在细部上体会到建筑构造对建造完成度的深远影响。

任务书要求游客中心的建筑面积不大于900㎡,基底面积不大于600㎡,应包含公共服务、展示、行政管理和其他必要的辅助功能。与此同时,结构对于空间表现力的作用和建筑细部的推敲成为本单元考察的重点。从成果评价的角度,每位学生除图纸(图7)外,还应该展示他们所设计的建筑单体在1:200场地模型中的情况,并制作结构体系模型(1:200)和节点大样模型(1:5)。




图7 部分学生作业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及实践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探索性地将案例学习和材料训练相结合,严格执行结构化的“前训练后设计”的教学模式。这样便产生了前紧后松的操作方式,即在基础训练中统一而严格地执行理性训练,但在建筑设计中寻求师生创造力的爆发性释放。

2)在学生接触建筑方案设计的开端便向他们展示建筑设计工作的多面性与综合性,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对建筑材料的艺术处理只是设计的一部分,而还原材料的本体性及组织方式是同等重要的。

3)通过案例研究向学生传达“平凡建筑”之美,启发他们关注无名环境、无名地段、无名建筑,以求未来的职业之路稳健着实。

在这次教学方案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如下不足,期待在今后的教改中进行优化:

1)单元一的训练强度大、设计学时短,在学生初识建筑设计的时候不免给他们造成了较大压力。

2)单元二的基础训练与建筑设计并未以个体为单位进行严格对应,这使得前期结构分析对后期建筑设计所起到的帮助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Aicher F, Eberle D. Foreword [M]// Eberle D, Aicher F. 9*9: A Method of Design. Switzerland: Library of Congress, 2018: 10.

[2] Lampugnani V M, Neumeyer F, Palffy A, et al. Place, Structure, Place & Structure [M]// Eberle D, Aicher F. 9*9: A Method of Design. Switzerland: Library of Congress, 2018: 66-201.

[3] Konrad Wachsmann. The Turning Point of Build-ing: Structure and Design [M]. New York: Reinhold Pub. Corp, 1961:203.

[4] Caruso A, Thomas H. Asnago Vend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Milan [M]. Switzerland: Gta Verlag, 2015: 1-248.

[5] Neumeyer F. Structure [M]// Eberle D, Aicher F. 9*9: A Method of Design. Switzerland: Library of Congress, 2018: 118.

[6] Herwig C. Soviet Bus Stops [Online] Available: http://herwigphoto.com.




更多学院相关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打印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 
上一篇建筑学院专业探索系列讲座之一:我们了... 下一篇转发-关于做好2020版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